石墨坩堝和石墨棒的制造工藝
發布日期:2020-08-18 作者: 點擊:
石墨坩堝、石墨匣干燥后,應按半成品規范和規程進行檢驗。在上釉過程中,合格產品與釉料一起上釉,釉料干燥固定后,方可裝入窯中燒制。燒結的目的是提高坩堝的密度和機械強度,提高產品質量。
在燒成過程中,石墨坩堝和石墨匣坯體的排列和結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主要是塑性耐火粘土。坩堝燒制的基本過程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預熱烘烤階段,要嚴格控制溫度,坩堝在煙囪中容易發生裂紋和爆炸。
(2)低溫燒成階段,隨著窯溫的升高,坩堝內的結合水開始分化和凈化,加熱速度需要緩慢,如果加熱速度過快且不均勻,也容易使鍋體爆炸而倒塌。
(3)中溫燒成階段,坩堝中的石墨和熟料將作為一個整體連接和固化,在中溫燒結過程中,石墨坩堝和石墨匣缽表面的釉層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逐漸熔化,形成玻璃狀釉膜,封閉或覆蓋坩堝表面,保護坩堝不被氧化。在此期間,加熱速度要快,還原火焰是窯內Z好的火焰。
(4)高溫燃燒階段:該階段的溫度為IOOO-1200 cc.此時,坩堝中的粘土經中溫燒結結構凝固,然后逐漸轉變為莫來石,在高溫燒結過程中,坩堝的釉面層完全熔化,形成一層玻璃狀的釉膜,并封閉在坩堝表面。如果燒結溫度超過釉的溫度極限,坩堝的氧化將容易形成。 因此,在高溫燒結過程中,應注意研究石墨坩堝和石墨匣缽釉層的熔化情況,防止因過度燒成而達不到燒結目的,在坩堝燒結過程中,由于塑性耐火粘土的熱效應,石墨和熟料被固結成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整體。因此,燒結溫度的凹凸性和操作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對石墨坩堝和石墨匣缽產品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有重要影響。